唯有内务府与宗人府出面料理丧事,活着的几个皇子上门吊唁。
许多牵涉废太子案件的人家,更是吓得关门闭户,不敢出门。
生怕触了老皇帝的霉头,再次被扯出来。
废太子父子的灵柩在王府停放七日后出殡。
送葬的只有礼部内务府宗人府的有关官员。
翌日。
嘉和帝再次下旨,册封义忠郡王之子,十岁的水墎为镇国将军,赐府邸于周家庄,即日搬迁。
从此,废太子一脉真正退出了大月朝的历史舞台。
之后,嘉和帝下旨褒奖这次剿匪的功臣。
整个没燕候贾赦嘛事儿。
这次的功勋都是一班子小儿郎。
水澈、白锦堂,贾珠,贾琮,叶筝、贾蓉、贾琼等八人。
再有冯紫英,京都勋贵子弟一百多人,俱皆官升一品,赐封云骑尉。
荣宁街上又想起震天的鞭炮。
荣府唯有贾璋没有爵位。
贾璋不爱练武,要科举入仕。
最高兴的当属贾敬杨氏。
杨氏嘴巴都笑豁了:“婶娘啊,我的天啦,吓死人了。
您说这个兔崽子啊,我以为他跟着叔叔们田猎去了,哪里知道竟然跑去剿匪去了……“
然后,还立下这样的大功劳。
杨氏嘴里责怪,心里其实很得意,脸上的笑容怎么也憋不住。
石梅却给她泼盆凉水:“这是拿命换回来的功勋啊。
入了这个门,今后做的就是刀口舔血的营生,得敦促他们好好练功,刀剑无眼。”
石梅知道的就有平安州战役,海疆战役。
不知道的还不知有哪些。
总之漠北,西北,北疆,海疆,都会有战事。
领了军功,到时候出征就是首当其冲。
胆敢抗旨不去,那你这个官儿也到头了。
这一次跟儿戏一般,前后准备三年时间,又有石梅贾琏掠阵。
下回出征,千山万水,就没得这样的好运气了。
然后,许家得知女婿在订婚之后迅速封爵,十分高兴,觉得陈老夫人真是慧眼识珠,给他们介绍个好女婿。
之前还有点嫌弃女婿没爵位。
这回,贾蓉的岳母带着礼物去了陈家感谢陈老夫人。
陈老夫人也很得意:“他们祖上可是马背上打江山的主儿,后辈即便退化,那也是铁血儿郎。”
贾蓉岳母之前八分满意,如今十分满意了。
关键是姑娘不用受公婆的气。
太婆婆又十分偏爱,怎么看怎么好。
许夫人回家去,又给姑娘添了五千银子的嫁妆。
叶筠也十分高兴,不仅高兴贾琮尚未入仕就立下功劳,还十分感激贾琮,这一次叶筝跟着去,也立下功劳,得了一个云骑尉的赏赐。
这对叶筝与贾琮将来入仕,很有好处。
叶筝其实早就想参加招考侍卫了。
但是,叶筠总觉得叶筝还小,一直拦着他。
如今总算可以放心让叶筝出去闯荡了。
贾琮叶筝因为没有入仕,升官无份儿,燕候做主,赏赐贾琮叶筝每人一车的战利品。
多是毛皮珍玩,估计是匪徒在运河做得无本买卖。
叶筠清点一下,估摸能值得五千银子。
这样子叶筝将来的聘娶媳妇又多了一份聘礼,至少毛皮这一项不用再行购买
了。
叶筠因此对贾琮又增加一份崇拜。
这个比他小几个月的丈夫,可算是大丈夫了。
关键是贾琮不仅对她还,还肯提拔她兄弟。
叶筝若是没有贾府那些人的帮助,单打独斗,再不敢去参加剿匪。
叶筠还摁住贾琮浑身上下检查一遍,一点 点伤痕也没有。
叶筝也是活蹦乱跳,这才安心。
荣宁二府联合起来摆了三天酒戏。
叶筝也在家里置办了一天酒戏,荣宁两府,还有这次参加剿匪的同僚,都去坐席。
虽然都是五品,六品的下级军官。
但是,叶筝这一回剿匪也是英勇了得。今后入仕,再不会像他爹,被人排挤。
然后,白锦堂也摆了一天酒戏,荣宁二府又去坐席。
毓秀抱着一岁多的孙子,整个人笑成弥勒佛。
她拉着石梅张氏杨氏直抹泪:“再想不到,会有今日。”
毓秀的感谢,石梅受之坦然,笑道:“别光是嘴把式,快些把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都拿出来吧,让我们享用吧。”
毓秀越发高兴,指挥媳妇贾珂:“快给把你们准备的好东西端上来。”
贾燮媳妇也笑盈盈的,老祖宗这般不见外,这才是把白女婿一家每当外人。
这年冬月初八。
嘉和帝忽然恢复了冬猎盛宴。
文武百官多有些迷糊,废太子才死不满一月,嘉和帝心情这样好了?
然后,大家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嘉和帝没有出息,却是让大皇子四皇子父子们主持。
水阳蟒袍玉带,紫貂大氅,跟在四皇子身边,英姿勃勃。
大皇子与十三皇子,十四皇子都只能坐车。
这一次的皇室狩猎,就在小一辈中进行。
皇室中,水阳是硕果仅存的存在。
若非宗室子弟还算整齐,水阳要进行表演赛了。
水澈跟在父亲燕候身后,就这般跟水阳不期而遇。
水澈看着皇孙水阳,整个人惊呆了。
他看向父亲,他父亲一双眼睛犹如寒潭,深不见底。
水澈身子有些哆嗦,要了一下嘴唇才稳住心神。
等着皇室子弟走过去了,水澈这才觑着机会询问:“父王,这是怎么回事?”
燕候眼眸凛冽:“人有相似,有什么奇怪?跟上。”
水澈一路上心里只觉得火烧火燎:
母亲病得那样子,弟弟却安然无恙。
水澈看向父亲的身影,心里五味俱全。
他忽然觉得,满府上下,除了他母亲,竟然没有一个正常人。
这一次冬猎盛宴,石梅没有参加。
她已是六十岁的老诰命,不凑这个热闹。
杨氏也以病告假。
荣府水灵报了产育,张氏带着叶筠参加了盛会。
然后,贾蓉的岳母,乘着这个空闲,忽然来了宁府拜访。
却是托付杨氏给自己的侄女儿做媒。
说起来这个侄女儿有些倒霉,也是去年八月放生那一批秀女的受害者。
她侄女叫瞿凤,今年十五岁,父亲在河南做同知。
十三岁的时候,说给了上官张知府家十五岁的嫡次子。
这原本是强强联手的好亲。
孰料,去年那一批秀女退回,自行婚嫁。
张公子舅舅家的闺女也在此列。
她到姑母家散心,其实也是想依靠姑姑说一门亲事。
结果,这位姑母还没做上媒,姑娘自己找了夫君。
她跟表弟看对眼了。
这个表弟就是瞿凤的未婚夫张二公子。
张二公子跟表姐看对眼了,耳鬓厮磨。
那吴秀女估计也是有心夺夫,竟然珠胎暗结了。
原本定在今年腊月,姑娘满十五小定,然后订婚书,看婚期。
结果,就在今年十月,那张二公子仗着自己父亲官大一级,竟然自己上门到瞿家退婚。
张知府夫妻自然不准。
表姐弟有了肌肤之亲,要死要活的闹腾。
女方的父亲只是个罗田的县丞,自然愿意跟知府结亲,纵容妻女闹腾。
最后,那一对野鸳鸯竟然威胁说,不许婚事,他们就私奔。
张知府夫妻也是没法子,家里还有别的儿女。
父兄的官职脸面,也不能不要。
父母又不能把孩子掐死,只好答应退亲。
委屈毫无错处的瞿凤。
瞿同知咽不下这口气,一气之下,提前卸职进京来了。
他找到姐姐家,一是谋求别的差使,二是给女儿说一门好亲。
虽然是男方的过错。
但是,退了亲的女孩子,对方还是知府,女孩子待在河南府,很难再说到好亲事。
这个许夫人看上了叶筝了。
她一再保证,她家侄女儿瞿凤如何能干,如何娴熟温良,绝对是个品貌俱佳的纯良女子。
杨氏就到了荣府来跟石梅念叨。
毕竟,叶筝是石梅的外孙。
这外孙媳妇,石梅也有参考的权利。
石梅一听这个先上船后上坡的故事,再听说,瞿同知是个两榜进士,世代书香,心里对于瞿凤的性情大约有谱了。
大约是瞿凤姑娘太过方正,不会讨好未婚夫吧。
叶筝家没有长辈,正需要一房稳得住的媳妇。
这个叶筝不大会读香再好不过了。
这个姑娘被人辜负,叶筝不嫌弃,愿意接纳,姑娘也会越发感激,岳父也会格外照应。
这对于叶家父族无靠的人家来说,是一门难得的好亲。
石梅心里已经喜欢了三分,便道:“这事儿最好安排见一见,最终还要听取琮儿媳妇的意见。“
杨氏便回去给许夫人回话:“我们老太太觉得可行,不过这事儿还要叶筝的姐姐点头。
叶筝只有两姐弟,婚事要听姐姐的意见。”
许夫人道:“这是自然,婚事是结两姓之好。”
杨氏便道:“这已经腊月了,我们婶娘应了,自然会递话给侄儿媳妇。
亲家母安心回去过年,等正月我们家请客,那时候,亲家母带着两位姑娘过府做客。
到时候顺便相看,成了自然好,不成,姑娘不过是来走亲戚,也没有妨碍,您看成不成?”
许夫人感激不尽:“亲家母安排的实在周全。”
回府去后,许夫人一高兴,又把一个二百亩的果园写进了姑娘的嫁妆单子。
当初约定,贾蓉下聘一万银子,姑娘嫁妆也是一万。
这在一般人家已经很丰厚了。
如今陆续添加,许姑娘的嫁妆已经差不过两万了。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19-11-17 19:37:44~2019-11-18 11:34:2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39527088、琴 5瓶;桃花夫人、55、鱼非鱼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大家记得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