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政二爷改弦更张(2/2)

贾敏就有些为难了:“这个都是在金陵时候闲着无事画的,就是为了方便认字,都是单本,珠儿学了给琏儿,琏儿学了给元儿,没有多余的。”</p>

史鼎夫人一笑:“是我没说清楚,我是说,能不能让我们借了回去照着临摹一套?”</p>

贾敏道:“这个已经送给琮儿元儿了,这得询问他们姐弟。”</p>

贾琮元春就看着石梅。</p>

石梅就道:“这个是你们的东西,你们自己做主。祖母不干涉。”</p>

元春就跟贾琮挨着脑袋嘀嘀咕咕。</p>

半晌。</p>

贾琮说道:“史家婶娘,借书可以的。但是,婶娘要打借条,要保证不损坏书籍。</p>

还有,一次只能借阅一本,还回来之后才能借阅下一本,婶娘能做到吧?”</p>

元春点头:“对的,因为我们的书籍都有登记造册,不能丢失的。”</p>

这话一出,大家都是一愣。</p>

家里的书本还要登记造册的吗?</p>

头一回听说呢?</p>

石梅张氏贾敏却笑了。</p>

荣府孩子从都是自己管理财务,登记记账。</p>

不仅财物领用有登记,钱财收支也有台账。</p>

石梅交给孩子们的记账方法是单式记账法。</p>

最通俗易懂的方法。</p>

这是教育孩子们,从小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p>

记账的事有专职丫头负责,但是,身为小主子,三五月也要看回账本,对自己的财产银钱心中有数。</p>

这种记账查账对于身边人来说是一种威慑。</p>

像是迎春那种被下人糊弄的事情,再不会在荣府小主子身上发生。</p>

史鼎夫人最终给贾琮元春写下了借条,方才借阅贾琮的看图识字。</p>

然后,这本看图识字一借出去,就像长了腿一般,开始在京都勋贵人家中流传。</p>

之后,石梅得知,四王八公府,再有与荣府相好的人家,竟然聘请清客临摹贾敏编撰的千家诗,百家姓,三字经。</p>

且还书回来的时候,每家都会给贾琮元春备上两份礼物。</p>

笔墨纸砚,玩物书籍,无所不有。</p>

石梅不由得想起鲁迅曾经说卖了一些临摹的绣像人物图册。</p>

从前石梅有些不相信,如今相信了。有些人追捧这种手工绘制的图书,不喜欢刊刻印刷的东西。</p>

贾敏曾经获得才女称谓,因为诗作并未流传,而让许多人不服气。</p>

没想到,这一回会亲引发的图画本流行,让贾敏成为许多人家激励自家姑娘的典范。</p>

林家成为许多人羡慕的对象。</p>

有这样的母亲,何愁子嗣不贤?</p>

石梅倒是担心贾敏的笔迹流传会有不好的影响。</p>

贾敏却道:“女儿写的簪花小楷是最公正的字体,像字帖,没有多少私人的痕迹。且女儿写信一般都用梅花小篆。</p>

我给柳姐姐,侯姐姐写信就是梅花小篆。</p>

这个习惯,林大哥也知道,有人想用簪花小楷笔迹作伐,根本不可能。”</p>

石梅闻言笑了:“我到是忘记了,你除了记账用簪花小楷,诗词信件都是梅花小篆,一般人学不来。”</p>

石梅很惭愧。</p>

傍晚悄悄翻了那个专门放字画的画缸。果然有好些梅花小篆写的扇面。</p>

因为染了桃红的水彩,被石梅误当成梅花图了。</p>

石梅感慨:“这多费劲儿啊!”</p>

赖嬷嬷笑道:“公爷在世曾经说过,四姑娘这样练字可以沉淀性子,这般磨出来的性子柔韧贞静,今后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够落地生根,怡然自得。”</p>

石梅马上懂了。</p>

贾敏曾经参加选秀,差点成为皇妃。</p>

贾代善求了恩典才撂牌子。</p>

皇妃在皇宫那个大染缸里,若不能修炼到柔韧贞静,真是没法子活。</p>

贾敏三朝回门之后,一般来说,不到年节或者贾母的寿诞,贾敏便不会再回娘家。</p>

石梅很有些不习惯,几次想要让人送东西去林府,也忍住了。</p>

一般来说,不年不节给闺女送东西,会惹得婆家不快,认为是娘家小瞧婆家。</p>

不过,很快石梅就没有时间伤感了。</p>

五月底,王子腾亲自进府拜见,商议王淑华进府一事。</p>

王子腾之所以主动续接这一门亲事,除了因为王氏,还因为两个外甥贾珠元春。</p>

回门那日贾珠的在书斋的表现让王子腾十分高兴。林如海,杜宗元李夫子都夸赞贾珠,假以时日会稚凤清于老凤声。</p>

贾政已是进士,贾珠的成就更大,岂不是三鼎甲?</p>

王府已经损失了一个当家主母,不能再损失一个宰相的种子外甥。</p>

石梅也觉得是时候给贾政娶亲分家了。</p>

除了七月贾政的婚事,六月底还有嘉和帝的万寿。</p>

去年敬献了番薯,今年却要规规矩矩敬献寿礼。</p>

一般给皇宫敬献礼物,最好不涉及吃食与药材,免得留下隐患。</p>

当然,也不能学纪晓岚刘墉那样忽弄。</p>

石梅又带着贾珠贾琏去了一趟璞玉街,这一回没有贾敏作弊。</p>

石梅的天眼未开,只能石梅亲自上手感应。</p>

然后送去让贾敏观气,挑了一款灵气最稀薄的璞玉解开了,直接丢给贾政这个半吊子山水大师。</p>

“雕刻一副山子,最好能够讨得陛下喜欢,最关键,不能落下罪过。”</p>

贾政如今在工部闲得很,顶多是修桥补路的事情,不值得他出手。他正跟着山子野琢磨园林设计与山石雕刻。</p>

如今贾政又招募了一班子清客,却不是单聘仁,沾光这些人,无病呻吟,做些外诗,讥讽朝廷。</p>

而是一些民间手巧的木匠,替他与山子野把图纸变成具体的模型。</p>

贾政自己的兴趣爱好也变了,他喜欢雕刻手工。</p>

之前已经给全家老小都赠送了牛角小章。</p>

有时候也用玉石雕刻一些山子。</p>

石梅也不算是添麻烦。</p>

贾政的手艺肯定入不了嘉和帝的眼里,石梅请的是他师傅山子野。</p>

山子野如今已经在荣府后山拢翠山扎根了。</p>

他替荣府设计了一座夏日纳凉别墅,是那种小巧的别墅。</p>

别墅前面有遮天蔽日的松柏,旁边清泉从青石山岩上流过。</p>

很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意境。</p>

是一处纳凉圣地。</p>

石梅也不管,由着他们折腾,最近石梅正在暗示贾政,要不要在山上修建一个纳凉建筑群,再修建长廊亭子什么的。</p>

反正由贾政去跟山子野商议,能成则成,不成的话挨骂也不是她。</p>

山子野一直没有回话,石梅猜测他在琢磨吧。</p>

把寿礼的事情交给贾政之后,石梅开始替贾政准备婚礼的事宜。</p>

贾王两府坐下来商议。</p>

石梅说了自己设想,虽然是二房,但是,婚事也不能办得太寒碜。</p>

可是,办得太豪华热闹又与迎娶二房不相称,也打了贾珠兄妹的脸。</p>

所以,石梅准备折中,贾政的寿诞之日举办婚礼。</p>

这样既不寒碜,能够邀请亲友过府热闹,也不至于逾越。</p>

王子腾沉吟良久。</p>

他是既不想王家的女儿受委屈,又不想荣府太重视王淑华。</p>

石梅见他沉吟就说道:“一般人家析产别居,迎娶的夫人就是正室夫人。</p>

王淑华愿意做二房,已经很委屈了。</p>

她进府之后,不仅要仰仗她照顾珠儿元儿,还要照顾政儿与王氏。</p>

若是太委屈了她,难保她不会心气不平,给你来个处工不出力。</p>

或者,直接捅破个中曲直,咱们两府的颜面就丢尽了。</p>

那时候木已成舟,荣府也不能休妻,王家也没有第三个闺女进府不是?”</p>

王子腾最终答应了。</p>

剩下来就是聘礼嫁妆。</p>

一把来说,荣府下聘多少,王家陪嫁多少。</p>

若是王家的嫡女,荣府下聘越多,王家越喜欢。</p>

王淑华的情况则不同,得看王家陪嫁多少嫁妆,荣府再斟酌下聘。</p>

不然,你下聘三万五万,王家岂不是被动?</p>

给了不甘心,不给,丢不起面子。</p>

最终,王子腾想起贾珠所言,祖母在分家的时候会给她们兄妹另立账户,为的预防有了后娘出后爹。</p>

王子腾对此还是很感激,也很佩服贾母的魄力。说道:“五千两吧。”</p>

石梅暗自笑了,之前说的是两千两,这回算是石梅抬高了王淑华的身份,替王淑华多要三千两。</p>

王子腾答应了荣府下聘五千,王淑华的嫁妆一万两。</p>

婚期确定,两家飞快的准备起来。</p>

张氏已经确认有了两月的身孕,明年正月,荣府就会添人进口。</p>

如此一来,张氏不宜劳累。</p>

贾政的婚事就完全依靠石梅。</p>

杨氏如今也指望不上。</p>

杨氏停服丹药,又吃了半年的解毒汤药,身子恢复不少。</p>

但是,她整个人没有精气神,人很容易疲倦,需要长期调养。</p>

石梅怀疑她是不是吞服丹药,损伤了肾脏肝脏。</p>

这种病在这个时代无法确认,更难痊愈。</p>

石梅能做的就是不拖累她。</p>

严词拒绝了杨氏参加贾政的婚事筹备。</p>

而是留下了贾玫与贾斑的媳妇帮忙。</p>

贾斑与贾斑两人的儿子不论是书童还是伴读,已经入了私塾读书。</p>

贾斑的闺女贾琥,贾玫的闺女贾璇都进了女学做伴读。</p>

贾玫贾斑都是石梅得用之人,不得不如此安排。</p>

贾玫贾斑替石梅打理田庄,石梅替两人解决后顾之忧,也算是礼常往来。</p>

最高兴的就数贾敏了。</p>

她借口哥哥的婚事,三五日回家一趟。</p>

喜欢红楼老太太请大家收藏:(.53zw.)红楼老太太53中文更新速度最快。</p>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