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人格之间的矛盾原本可由咨询师引领来访者的主人格在其中做斡旋调停,与带有固着情结的子人格互动并将其转化,最终化解系统之中的冲突,达到不同人格间的整合统一。
很显然,卢诗涵没能成为他们之间的调停人。
米博彦开口道:“看看这个系统里还有谁可以充当卢珊的角色,你现在看到所有人都已经出现在你面前了……上去问问他们……有谁愿意承担卢珊的职责?”
当来访者卡在无法解决的矛盾中时,咨询师试图将她拉出矛盾的漩涡,在她内部的子人格中寻找一位更中立、更客观且有意愿调解矛盾的第三者子人格与咨询师形成联盟,一同进行调节。这种技术被称作“子人格第三方协调技术。
卢诗涵紧合双眸,柳眉微微颦蹙:“不行的,他们都不愿意。卢湛说……谁成为系统里的治愈者,谁就将会面临新一轮的杀戮。”
米博彦沉声:“也就是说,总要有人愿意牺牲。”
卢诗涵:“对。”
米博彦当机立断修改策略,“好,现在看看坡顶草坪,你看到我向你们走来了……我穿着什么衣服?”
卢诗涵迟疑:“你穿浅色衬衫和西裤。”
“很好,”米博彦继续:“观察我的表情是怎样的?我已经走到了你面前,听听我和你说了什么。”
卢诗涵缓缓道:“你……很平静,你说要加入我们,你还说……要帮我们一起寻找那位母亲人格。”
榜样内化法,是使来访者发现当下对其有心理支持意义的某个外部客体,通过内化这个客体意象,逐渐达到能够自主调用这个子人格所携带的心理资源的状态。
米博彦将自己化为一个不属于原系统内部的新的子人格意象参与到矛盾中,目的是为了将自己所拥有的心理资源和能量部分灌注到来访者心灵里。
这样做的风险在于,大概率会使来访者对他发生移情,也即“沾染”。当他出现在来访者身边时,卢诗涵能够很顺利地经由他的帮助化解自身矛盾。但是当他离开来访之后,对方也许会因为突然失去部分心理资源而发生问题。
所以,在移情发生之后必然需要一个处理移情的程序,即“去染”。
米博彦声音变得缓慢,“我会帮助你们一起去寻找母亲人格,那么你是不是要先问问,站在你面前那个男人叫什么名字?”
卢诗涵想也不想,“米博彦。”
为了让她区分意象人格和咨询师本人,米博彦继续进行言语诱导:“他是这么告诉你的吗?你要听他讲他的名字,而不是给他擅自安一个名字。”
卢诗涵拧眉,她疑惑地望着意象世界里的那个男人,不知所措。
米博彦道:“你看看他,他和我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比如长相、身高、气质等等。”
卢诗涵沉默了半晌:“……他更瘦一些。”
“还有呢?”
“你们气质也不太一样。他大概三十出头的年纪,话不多,有点清冷但是又给人一种很好相处的感觉,总之很复杂。”
他刚才采用的人称代词从“我”渐渐变成了“那个男人、他”,这就是一个去染的过程。
米博彦笑了,“现在告诉我,他叫什么名字?”
卢诗涵:“楚晏清。”
※※※※※※※※※※※※※※※※※※※※
啊啊啊啊天气越来越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