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一二一章 山重(2/2)

江珣琬说她也是偶然听到长公主因此发脾气,才半听半蒙了一些内情。

虽然对方这个说法缺少切实的证据,不过顾卿倒不怀疑她送来的是个假消息。

沈行澈和苏祺然的事,老夫人是为数不多的知情人。

她知道沈行澈和苏祺然对彼此的心意和对将来的打算,老夫人可能未必完全赞同,但出于对两人的疼爱,至少不会做什么极端的事去阻碍。

相反,当她确认沈行洲与顾卿不会有亲生的孩子,而沈行澈和苏祺然还有得磨,站在沈家长辈的角度,她当然要为定兴侯府考虑,也要为沈行洲、沈行澈这两对考虑。

不同于长公主对庶子的憎恶,老夫人对庶出的孙子还是喜欢的。

将来长孙和次孙若过继子嗣,若是能从亲兄弟膝下过继,老夫人是乐见其成的。所以说老夫人替沈行鸿物色亲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并不值得奇怪。

至于后来没了下文,消息也没有传开来,恐怕是因为老夫人旧疾复发,自顾不暇不说,还要花心思瞒着苏祺然和众人,便再没有功夫和精力去管沈行鸿的亲事了。

长公主那边肯定不想让老夫人在此事上如愿,更不想自己的儿子将来过继老三的子嗣,于是施压隐瞒此事的可能性同样很高。

照江珣琬所说,她来找顾卿,并把自己知道的消息告诉顾卿,目的在于为她自己谋一条出路。

她本就对沈家无意,只是借来南京的机会出宫,既然已经逃脱了深宫,渴望自由,自然不想夹在正心堂、尽随堂和世安堂之间。

江珣琬清楚长公主的为人和性情,觉得世子和夫郞来得更可靠,所以她才求上门来。

“殿下若是知道你来了世安堂,恐怕……”

“夫郞请放心,奴既然过来,便是已经得了殿下的允许……至于其它,奴也自有奴的说法,不会平白惹殿下生气的。”

顾卿想起江珣琬当时说话时恬静的态度,好像胸有成竹,便觉得此女果然不容小觑。

毕竟如果按照江氏的想法,顾卿肯定是要去长公主那里讨要说法,或者去庄子上找麻烦的。

可她依旧有办法把自己摘出去,让长公主不会怀疑到她头上去。

顾卿只可惜《满朝》里没有多写写关于此人的细节,也好叫他能有更多准备。

……

果然如江珣琬所说,她从世安堂回去后,并没有传出什么被罚的消息。

倒是尽随堂那边的沈老三,又被长公主训斥了不说,还被勒令不可出院子。

说起尽随堂,在二十年前其实叫尽遂堂。

那是前定兴侯世子沈蔚平为心中所爱准备的院子。

尽遂,一切顺遂称心……这是多么美好的祝愿,承继着多么深厚的情感。

后来沈蔚平病死,长公主把“遂”字改为“随”,虽然不说因何而改、有何寓意,但大家心知肚明。

这个院子里住的,不再是世子想要他一切顺遂的宝贝,而是个随随便便得来、可以随随便便对待甚至丢弃的庶子。

顾卿同情了一把沈行鸿,但也不可能为这位小叔子做什么。

慈安堂的麻烦还没有解决,顾卿回南京的任务也还没有完成,他现在要处理的事情可不少。

顾卿已经吃一堑长一智,凡是与《满朝》里不同的情节,他都不会轻易放过,生怕作者坑了文不说,还藏了什么要命的东西坑他。

“虽然我不找别人麻烦,但该知道的事还是得知道,庄子上要想办法探探情况。”

顾卿找来陈诫,吩咐了他几句。

那庄子是长公主的,他们的人想要偷偷打听事情,不是一时半会儿能实现的。

顾卿不想节外生枝,更不想让长公主觉得自己手伸太长:“这个不急,要谨慎一点……先等大夫来府上,我问清楚长公主的情况,叫伯川安心吧。”

出于一个夫郎对女性长辈的尊重,他不能直接去找大夫要长公主的脉案来看,所以只能等大夫过来诊脉的时候,他在旁边听着,最好是当着长公主或者徐女官的面问问情况,这样才合适。

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在尽可能不冒犯长公主的情况下,知道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

然而,让顾卿始料不及的是,他并没有等到大夫到沈家来给长公主请脉。

“什么,那位给长公主看诊的胡大夫……遇难了?!”

顾卿得到消息后惊讶万分。

——他们都跟大夫约好了,第二日就是要见面的日子!

陈诫遗憾地点头,表示不假:“初步判断是在本家的宴上吃了些水酒,返回时下车要休整,却失足落入了护城河里……夜里无灯,天气又寒冷,车夫虽懂水性,却不敢下去救人,再耽搁找了些人来,大夫已经没了。”

@百书库 . www.xuanshu100.net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百书库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