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地里的活都干不完,哪有什么空闲去钓鱼,小孩能钓几条回来吃就不错了!”要说这春婶子一家也是挺可怜的,两夫妇年纪大了,儿子瘸了一条腿,媳妇又不能干,一个孙子也才和苏禾年纪大,生活自然是不好过了。
“禾哥儿,说起来还要谢谢你呢,你教的法子很好,我们家的石头也学会钓鱼了!下次让他给你送一条鱼吃!”春婶子其实也知道赚钱的活儿自家也轮不上,只是嘴碎惯了,加上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作怪,才巴巴地凑上来不讨喜,她对苏禾教大家钓鱼还是很感激的。
“不用,不用,钓上了鱼你们自己吃!我家人多,想吃自己钓!”苏大头连忙拒绝道,说完,向春婶子摆摆手,三人便往家里赶。
苏禾他们到家的时候,苏小妹、苏小花、苏宝正蹲在院子里玩泥巴,陈氏正在喂鸡。
“哥,你们回来了!”,苏小妹最先看到苏禾,立刻冲了过来。
苏禾一时不禁觉得心酸,在农家可没有去赶集回来买零嘴的习惯,哪像现代的小朋友,肯德基、麦当劳、披萨、糖果饼干、冰淇淋……零食多得数不胜数,吃得都腻味了。
苏禾摸摸小妹的头:“嗯,爷买肉了,待会我们有肉吃!”
听到这话,苏小妹开心的蹦蹦哒哒,一点也没有为不存在的零嘴而伤心,丝毫体会不到苏禾那充满同情的心理。
苏小花听了也是欢呼雀跃,连泥巴也不玩了。
三个小不点早早地把手洗干净,等着开饭。
其余干活的人也陆续回来了,得知蚬肉卖得一干二净,个个都欢天喜地。虽然赚到的钱都是公中的,但家里又不分家,钱还不是花在大家身上。
中午吃了一顿美味的焖烧大肠,每个人都吃得满嘴油光,脸上都挂着无比幸福满足的笑容。
到了晚上又是一顿豪华猪肉大餐,在大家埋头苦吃的时候,自然聊起了赚钱的话题来。乡下人可没有食不言饭不语的规矩,特别是晚饭餐桌上,才有空闲聊聊家常呢。
早上都要急着干活,可没有时间边吃边聊,出门晚了,烈日炎炎可不是开玩笑。所以都是囫囵吞枣般快速扒饭,吃完就离桌。中午呢,可以聊聊几句,毕竟要休息一阵,躲一躲毒辣的太阳。但如果是马不停蹄的农忙时,连回家吃饭的时间都没有,直接带饭到田地里解决。晚饭就不一样了,这可是家庭沟通的良好时间,老老少少聚在一起聊聊天,说说乐子,可以互相增进了解和感情。
“下次赶集,咱们再去卖蚬肉好不,或者螺肉也可以!”老姜氏提议道。
“恩恩,田螺到处都有,我们自家的田都有好多叻!”苏贵说。
“做这个又不难,只费点工夫,比种田容易多了!”王氏也忍不住细声细气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乡下人只要能赚钱,谁怕辛苦呢?
“对对,下次赶集继续卖!”苏壮咧着大嘴笑道。
“这个时候的螺肉最好吃,肉多鲜美,要是到了下个月,田螺产卵,肉瘦了就没那么好吃了。”苏禾忍不住出了个主意,“我们可以把螺肉、蚬肉挑出来,煮熟晒干,到时再拿去卖。这样就不用等到要赶集才去捞田螺、河蚬……浪费时间……”
“还是我儿子聪明!”苏贵喜得连拍大腿。
“禾哥儿的脑子就是转得快!我明天就去捞田螺。”苏福乐呵呵的。
“可地里的活也不能落下……”苏大头沉吟着。
“那就分一半人去地里干活,分一半人去弄螺肉、蚬肉,这样干活、赚钱两不误!”老姜氏拍板,就这样决定了!
大家都表示没有意见,强烈表示听从分配,就连苏小妹和苏小花都嚷着要去捡田螺……
这生活有盼头了!
当夜晚降临,老姜氏就着昏暗的煤油灯,数着一枚枚铜钱的时候,那心里的快活劲根本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觉得心里头火热火热的,快乐得让人发晕。
要知道,苏家的田地不算多,收成好的时候能剩余一点粮食,不过好在家里的劳力多,种地之余还能接点零工,零零散散的才能攒下一点钱来。
最近两次去赶集,就赚了一贯多钱,那可是往年大半年才能攒下来的,能不欢喜吗?
“老头子,咱们好像就是在做梦似的啊!”老姜氏发着感慨,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
“最近禾哥儿是不是变了很多,咋就那么聪明叻?”苏大头倒是对苏禾的表现有了点怀疑。
“瞎说,咱禾哥儿向来就聪明,又懂事听话,真是祖宗保佑啊!”老姜氏就不同意了,自家的孩子怎么看都是好的。
“对,对,祖宗保佑!我们家的崽儿个个都好,还要祖宗保佑,今年有个好收成咧!”苏大头心里亮堂堂的。
“好了,睡吧!这日子会越来越好的。”老姜氏一边把钱严严实实是地放进箱子里收好,一边打着呵欠。
灯光熄了,可心里面的光却一直亮着,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