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走出几步,城前却是又发出警讯,这次不仅鲜于辅脸色变了,尾敦也是霍然转身。
鲜于辅怕那五百人有异动,尾敦也是怕那五百人有异心。
不过,到了城门前,两人相视了一眼,才各自安下心思。
却是又有百多人的,列队而来。
只是这些人身上,穿着与平民相仿,手中也未带着军械,倒似迁徙逃难的流民。
领队之人,生的极为雄壮,面容俊朗如冠玉,一身白袍与雪景相映成趣,向守城人禀明身份,乃是从北处上谷郡居庸城远道而来,应太史慈的传讯,来燕国搬运粮草,回居庸城解了流亡百姓的过冬吃用。
那人自报姓名,赵云。
营军中,太史慈拜见刘和时候,鲜于辅与尾敦就站在刘和身后,这桩事,两人都是知道的。
这几日,太史慈日夜守在刘和府宅中,为鲜于辅解了许多压力,正好要去见刘和,于是,鲜于辅便让赵云随着自己,与尾敦一同前去。
至于赵云领来的百多人,自是与尾敦同等境遇,在城侧暂且等待。
赵云颜色谦冲,对鲜于辅的安排毫无抵触,随口吩咐两句,向鲜于辅尾敦二人颔首致意,便跟在鲜于辅身后。
尾敦知晓,不管是从地势来说,还是故去刘虞旧吏,居庸城远比燕国更好,对于刘和改燕国的举动,尾敦心中着实不满,只是木已成舟,端是不能更改,为此,尾敦一直有所腹诽。
眼看赵云年纪似不大,手中提着长枪,身上俨然是武人装束,尾敦落后一步,撇了赵云一眼,问道:“少年,你也是军职?”
赵云立时拱手,礼道:“只是做些城防杂事,尚算不得上军身。”
这番恭敬的态度,让尾敦很是受用,原本生硬的埋怨也软和了下来。
“我听少主说过,王烈先生,是有大学问的贤者,燕国和上谷郡挨着,以后,免不了有相互照应之时,若是有什么难处,比如北处的骑兵来袭,渔阳的公孙瓒部下滋扰,可来燕国寻助,我看你带着长枪,可是有些武艺?”
赵云权且笑道:“一些微末伎俩,只能在战阵时防身之用。”
尾敦登时眼中诧异,道:“你也去战场厮杀过?”
赵云迟疑了片刻,似是有些难为,还是应道:“曾杀过几场,不过,整支军却是大败而归。”
听赵云如此说,尾敦心中才算是踏实了些,这年轻人,能坦然承认打败仗了,没有吹嘘些什么,这心性上,也算是不错,日后,有了机遇,可顺手提拔一二。
尾敦拍了拍胸口,示以做下保证,面上笑道:“这也无妨,以后与我们在一起,定然不会再打什么败仗。”
说话间,再抬头时,已是到了相府府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