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定当竭尽全力。”几个粮商微笑,少少的卖岚记一些粮食就好,然后借机要一些胡雪糖的份额。
“你们不卖,我们也不在乎。”佘戊戌板着脸,一点笑容都没有。“以后各位千万别踏进淮南道,否则只怕会少一些东西。”目光不断地在诸位粮商的脑袋上瞄来瞄去。
听到这么直接的威胁,粮商们这才微微的变了脸色,想起李浑和胡雪亭都不是讲理的人,想要囤货居奇,多半会人头落地。
“怎么会呢,我们有钱赚,自然会大量的运粮食来。”有粮商就笑了,最近几十年风调雨顺,仓库里有的是粮食,李浑和胡雪亭想要管那些没饭吃的流民,关他们事,不用运到关中去,省了路上的运费和风险,其实并没有少赚多少钱。
“大米,蔬菜,只要能吃的,运得过来,丹阳县和淮南道全部都要。”佘戊戌道,翻看胡雪亭传来的目录,里面还有很多很多需要购买的东西,布料,棉花,农具,应有尽有。
“唉,这要多少钱啊。”佘戊戌叹气,这银子真的像流水一样的花出去。
“不行,想和我丹阳县做生意的,价格必须再便宜一些!”佘戊戌点亮了讨价还价技能。
丹阳县的一个角落,张晓刚正在指挥百姓们建造粮仓。
“这围墙要高,要厚,要是遇到贼人烧了粮仓,我们都要饿死。”张晓刚大声的道,总是嫌弃土墙不够厚。百姓们用力的点头,这粮食的事情没有小事情,必须处处小心。
“还要挖水井。”有人道。
“多安排箭塔,外面再安排鹿角!”有人出主意道,必须用最严格和最高的标准建造粮仓。
……
并州道。
“运送大批的牛马去淮南道?”几个将领看着杨轩感亲笔的公文,吃了一惊,什么时候小小的牛马生意,竟然需要大公子亲自过问了。
“我听说,张仪同在塞外向突厥人收购牛马。”有将领消息灵通的很,都是并州道的将士,谁也不会瞒谁。
“看来淮南道有大动作了。”几个将领不傻,结合五卫一齐暗中发动阵亡的将士家属南下看,这是要大规模安置他们了。
“怎么说都是好事。”几个将领笑着,只是这路途遥远,想要从并州道运到淮南道,怎么看都非常的艰难。
“只要要大规模调动军队。”有将领沉吟道,军队自然有后勤部队,对他们而言,运送牛马那是最轻易不过的行当,还能借此搭一些货物到中原贩卖。
“就这样,公私两利。”几个将领点头,杨轩感的公文中虽然没有明说可以带货,但是,也没有禁止,显然是留给他们的辛苦费了。
……
李浑沉吟着,当初有些想当然了,只看见了人口,没有看见巨大的负担。这人口不断地流入淮南道,各种柴米油盐的压力有点大。
“会不会把我们自己玩死?”李浑狐疑的看着胡雪亭,胡雪亭出的主意都太疯狂,从来没有这么玩过,一不小心会玩死自己的。
“只要你肯听我的,就绝对不会。”胡雪亭斩钉截铁,“告诉你会出大事的那些家伙都太蠢,你不用理会。”
李浑看胡雪亭认真的样子,很是怀疑胡雪亭哪里来的盲目自信。“就算只来了百万人口,这淮南道也有些承受不住。”淮南道只有三十几万人,忽然涌入了3倍的人口,怎么可能不闹翻了天?
坐在一边的杨轩感和高盛道一齐点头,整个充实淮南道的计划,其中的无耻造谣,不合圣人之道也就算了,风险大得难以想象。
“纵使有万余灾民,整个郡县都会陷入恐慌。”高盛道有经历过水灾旱灾,实在难以想象涌入百万流民的局面。
“只怕会有人煽动抢劫。”杨轩感道,一个流民是条虫,一万个流民就敢造反作乱了。
“只怕这住的地方都没有!”李浑想着扬州城的规模,对忽然增加三倍人口,有些不敢想象。
“一百万人口?”胡雪亭放声大笑,要是告诉你千百年后,随便一个二线城市拉出来,人口就超过百万,超级城市超过千万,肯定吓死了你丫的。“放心,整个淮南道可以容下千万人口。”
她掏出一分厚厚的计划。“本座的计划,就是层层截流,层层分流!以及釜底抽薪!”
“这是一个长期计划,十年之内,一刻都不能停止!”胡雪亭道,“在这之前,本座有个赚小钱的生意,你们有兴趣没有?”
李浑瞅了一眼胡雪亭“小钱?多小?”
胡雪亭取出一件软绵绵的东西,放在了桌子上。
李浑杨轩感高盛道看了半天,诡异的看胡雪亭,怎么忽然变得这么小家子气了?
“每件几文到十几文,总共最多赚百余两银子。”胡雪亭扳着手指,认真的估算利润和市场,这东西太容易仿照了,几乎是一次性生意,然后就会被无数的山寨产品淹没。
“你是想借用李阀的商铺吧。”李浑笑了,“没有问题。”这生意在李浑的眼中,真是小到了不堪入目,完全是冲着友情做的。
杨轩感和高盛道也是这么看,自家的商铺可以参与,但是真的是没想赚钱。
“我也没想赚钱啊。”胡雪亭长叹。
……
长安。
某个大宅子里,一群贵妇人看着某个商号的掌柜。
“今天是有新鲜东西拿来了?”贵妇人嬉笑着,看着掌柜身后大大的箱子。掌柜用力点头,身后几个商号的伙计急忙把新产品放到了桌子上。
“这是什么?”几个贵妇人看着商铺中的新产品,有些莫名其妙,看着像是丝绸床单,可又更像一个古怪的大口袋,口袋口竟然是隐藏在面料中的,而丝绸也只是面上是丝绸,其他地方都是布料。
“这是被套。”掌柜笑着道。
“有什么用?”几个贵妇人好奇的问道。
商号的伙计从大箱子里取出了一床棉花被,当着众人的面,塞进了被套。掌柜在一边介绍着“四个角有系带,可以绑住棉花,不让它滑动……而这口子……”他把棉花被都塞到了里面,然后一翻口子,棉花被的上端就像罩子一样,被罩在了里面,一点都看不见。
“看,怎么都不会掉出来的。”掌柜用力的折腾被子,棉花被果然就在被套中待着,只是微微有些松动。“只要在伸手微微拉一下,绝对的笔挺。”
掌柜演示完毕,道“这被套完全不用针线,随时可以换一个新的,保证干干净净。”
几个贵妇人看着稀奇,说不出是好还是不好,自古以来,棉被都是买了绸缎面,然后自家拿针线把棉花胎和面子,里子缝起来的,这不用针线的“被套”,倒真是一个很新鲜的东西。
“亏你们想得出来。”有贵妇人微笑,替那些缝补丫头省了力气了。
“这是洛阳最新的产品,本号联合了数家大商号,同一日在大随的长安,洛阳,上洛,东郡,荥阳,扬州等城池推出,所有人同一日见到最新产品,谁也不会比谁落后。”掌柜的笑着。
“那就各房都买十个吧。”管钱的贵妇人道,大家都见到的新产品,价格又很便宜,没有必要落后。
街上,各种档次和价格的被套正在向所有人推荐“多好的东西啊,全棉的被套只要五文钱,不用针线,随时能换。”
“这东西很不错啊。”其余几个商号的人悄悄地使人买了被套研究,立刻看出了商机。
“以后怕是都要卖这种被套了。”用针线缝的棉被肯定比用被套的棉被不易滑动,更紧凑,可是,这滑动实在是小问题,可以轻易调整,而不用缝被套实在是省了大力气。每年冬天的时候,大户人家自然是不在意,棉被脏了,自然有丫鬟去拆缝棉被,不用贵妇人动一个手指,这普通人家很多就懒得换洗,整个冬天根本不洗,或者只洗了一次,棉被上黑黑的油油的,看着就恶心。
“以后,各家各户的被子看上去会干净点了。”有人笑着。
“这被套很容易做啊。”有人翻了半天,即使以不精通针线的普通人的视角看,也没有看到任何的难度,仿制实在是太容易了。
“赶紧安排人,我们自己也能做。”众人都说着,那个样品回去,保管那些精通针线的绣娘们做得一模一样。
“只怕要多雇佣一些人手了。”有人皱眉,这被套比被面多了一些简单的工序,以前这些人手,只怕忙不过来。
“想要做绣娘活的人多的是,随便找。”有人笑着,“就是缝一个边,找人还不容吗,那些待在家里的女人,那些流民,有的是会干简单的针线活的。”
……
洛阳皇宫。
“圣上,最近胡雪亭可做了很多大事啊。”萧皇后笑着,什么淮南道银矿,什么迁徙远征高句丽战死的将士家属,都是大手笔啊。
“只怕她又要穷了。”萧皇后道。
杨広听懂了萧皇后的意思,点头“这些银钱,是朕该出的,不能让他们做。”这其中除了身为皇帝的尊严和愧疚,也有对杨広高颖李浑收拢人心的戒备。
好事和坏事,有时候只隔了一条线,在谁也没有想到的时候,嗖的就越线变质了。
“杨司徒和高左仆射定是没有此意的。”萧皇后道,杨広本来对高颖和杨恕很是猜疑,若是再有了戒备,只怕不是好事。她微微叹气,要不是有人提醒,她还懵懂着,此刻,却必须为了大随的天下干涉政务。
杨広笑着“朕不怀疑杨恕和高颖,但是,朕要担心杨恕和高颖的手下。”很多时候,不是领头的人想要闹事,而是被手下裹挟,不得不闹事。这一点,杨広深有体会。
“朕会下令,大随战死高句丽将士的家属,安居费用朕来承担。”杨広笑着,琢磨着时机,早了,这银矿的骗局就会被揭穿,迟了,这人心就被杨恕等人得去了。
“还要敲打一下胡雪亭。”杨広笑着,胡雪亭终究是太嚣张了,每次大宴会,就干掉一个牛人的习惯也很不好,树敌太多,风头太过,阻力就大。
“明天让她来上朝,然后朕亲自取笑她一番。”杨広道,被皇帝当众取笑,不算怎么丢面子,但多少让胡雪亭知道收敛。
“也好,明日我也去看看。”
……
杨恕等人正皱着眉头。
“高相,你看,这是什么意思?”杨恕盯着桌上的公文,有些琢磨不定。
公文的内容很简单,东突厥派了使者到大随。
高颖沉吟,本来是很简单的事情,大随周围的藩国不论是朝见大随天子也好,是有国事相商也好,属于正常的往来,按照规矩,见了就是了。杨広好大喜功,最喜欢万国来朝了,有一次竟然在藩国使者进京的路上,把所有的树木都捆上了丝绸,显示国家的富裕。有藩国使者求见,很能让杨広高兴。
可是,这东突厥使者就不太妙了。
“肯定不是宣战。”高颖绝对一一排除所有可能,剩下的就是真相。突厥野蛮人也,从来没有宣战的习惯,恨不得偷偷摸摸的打进来烧杀掳掠,哪有递交国书开打的道理。
“要求互市?”高颖继续想着,又觉得不像,东突厥从来没有到大随来要求互市的习惯,每次都是大随赏赐他们互市的机会。
“老夫不管它有什么企图,只要别做一件事,老夫就安心了。”杨恕道,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议事厅内的高颖贺若弼等人都懂。
东突厥现在和大随,不,和杨広之间,有个万万触碰不得的话题,那就是东突厥都蓝可汗之死。
根据边关报告,东突厥的人都以为都蓝可汗是死于达头可汗的偷袭,因此引起了残酷的内战,这年许以来,草原一直在疯狂的互相厮杀,不少小部落因此灭绝。
但大随朝之内,所有的普通百姓都以为都蓝可汗是伟大的圣上杨広,不畏危险,为大随三十几万将士报仇,亲自孤身入突厥,击杀了都蓝可汗。
要是被突厥人知道了都蓝可汗死亡的真相,会如何?
要是被大随人知道了杨広为大随将士报仇的真相,会如何?
结果很是让人胆寒。
那就没办法了,只有继续编织谎言,继续隐瞒下去。
“一个谎言,就要千百个谎言维持下去!”杨恕长叹,真是倒霉啊,当时真没想到还有这个后患。
“诸位,有何良策?”高颖看周围大佬们,个个大佬不吭声,好几个不断的摇头叹息,在责怪自己老了,什么都想不出来。
杨轩感瞅瞅周围的大佬们,建议道“不如请胡雪亭……”
一群大佬看杨轩感,目光诡异,蠢货!有几个大佬暗暗微笑,有肌肉,没大脑,真是欣慰啊。
杨恕无奈的看了杨轩感一眼,暴露这个长子是蠢货,也不知道是祸是福。
高颖责怪道“杨柱国何出此言?”都用“柱国”的称呼了,就是提醒你这个白痴,这种小问题都要找枪手解决,要一群大佬什么用?干脆全部下岗,换胡雪亭算了。
杨轩感擦汗“杨某认为,谁留下的后患,谁来摆平,此乃天经地义。”
这个解释很容易被一群大佬们接受了,没道理他们为了胡雪亭擦屁股吧?“说得有理,就找胡雪亭来。”“明日召她过来议事。”
杨轩感微微得意,还不是靠我机灵,才能搞定。
高颖瞅瞅杨轩感,轻轻拍他的肩膀“杨柱国有机会,还是去种田吧。”
杨轩感莫名其妙,又上当了?
当然!
一群大佬怎么可能连这么简单地问题都搞不定?有几百几千个办法搞定好不好!只是,每一个办法都不怎么符合圣人之道,甚至透着卑鄙无耻和下流。作为大佬,谁愿意让别人以为自己卑鄙无耻和下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