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朱高煦一个人,笑得更开了。
最开始他其实还感觉系统里的丹药太贵,死贵死贵的,兑换出来就是亏,现在发现,这丹药,改变了用途之后,是真挺不错。
只需要少许就能达到效果,有没有保质期,功效一直存在,治疗效果又强,简直是逆天了。
别说一万荣耀点一颗了,哪怕五万起兑,朱高煦现在都觉得值。
想到荣耀点,一想到自己如今就剩下四千多,心中满是心疼。
这可真是挣得慢,花得快,他都觉得自己够节约了,奈何进账的速度就是太慢了点。
朱高煦现在都开始怀念大明了,要是把大明给他,以大明的基础量,那荣耀点增加的速度不得嘎嘎快?
不再去想,朱高煦开始思考着今天回来后做的这些决策,他还需要想想有没有改进的地方。
两个多时辰过去,李定荣、张辅、靳荣、周岐凤等人纷纷到来。
“参见王爷。”
“免,都坐吧。”
“定荣,事情都安排下去了吧?”
“王爷,都已经安排下去了,臣同时派人亲自盯着,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朱高煦闻言,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好歹是自己花了两千荣耀点兑换出来的,必须得给他尽快落实下去才行。
看着几人,朱高煦神情严肃,缓缓开口。
“这次叫你们来,是说一下在大明发生的事情。
这次是皇帝主动让本王回来的,不过在回来途中,先是在江州遭遇伏杀,本王的护卫战死三十一人。
第二次则是在永州,遭遇山匪伏杀,虽然山匪尽数被本王所灭,但本王的行踪,却是被人泄露。”
朱高煦话音落下,
张辅与靳荣更是直接忍不住了。
“王爷,臣请命领命出征!必须要大明皇帝给王爷一个解释,若不然,臣愿死战!”
张辅与靳荣的话,李定荣、周岐凤等人都没有出声反对,伏杀朱高煦,这是他们每一个人的底线,哪怕是文臣,此刻都忍不住。
也就是他们深知如今大汉弱小,若是大汉如大明一般,若是朱棣在外遇到他国这样对待,大明直接就是发兵百万灭其国,亡其种了。
但即便如此,李定荣也几乎没有犹豫,紧随其后出声。
“王爷,臣赞同出兵!哪怕如今大汉远远不能与大明相比,但这是大汉的态度!
君王在大明之内遭遇伏杀,大明若是不给大汉一个说法,大汉所有人,绝不会善罢甘休!”
其余人随后纷纷出声附和,所有人目标极其一致,这是文武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发兵攻大明!
哪怕明知打不过,但打不过也要打。
打不过那是实力问题,打不打,这是态度问题!
君王受辱,这是大汉所有人的耻辱,更是心中的憋屈,若是君王受辱都可以忍让,大汉又能有什么未来?
有的事情可以忍辱负重,但有的是,不行,这关乎大汉这个初立国家的尊严与威严。
然而这时周岐凤却是站了出来。
“王爷,若是大明不给大汉,不给王爷一个说法,臣也赞同出兵。
但臣认为,不应死战。
如今大汉与大明,差距太大,非人力所能弥补,且大汉初立,正是需要安稳内部,发展民生之时,更是不可做出如此不理智之行为。
臣认为,出兵只是为了展现大汉之决心,给大汉天下百姓一个交代,让大明知道大汉即便弱小,也非任人宰割之国。
只要达成此目的,便收兵,全力发展大汉,增强实力方为根本。”
周岐凤话语,李定荣极为认同,刚才他的情绪上来,也是顾不得说这些了。
张辅同样认可,但他是武将,不是文臣,这些,不是他该考虑,他所考虑的,就是带兵打仗,并且打赢。
然而靳荣是一点都忍不了了。
“周匹夫!你个王八瘪犊子,老乌龟,王爷如今在大明遭遇伏杀,如此大辱,岂能忍!
要打就打到底,直到大明给王爷一个说法,交出凶手来!
老子一个粗汉都知道君受辱而臣死,大不了战死,有甚了不得的!”
靳荣一脸的杀意,也就这是在朱高煦的王宫大殿内,要是放在外面,这会他恐怕都要提刀砍了周岐凤。
周岐凤并没有出声,而是等着朱高煦的决定,因为他知道,跟靳荣辩论,辩不出什么来。
文武责任不同,武将只需要考虑战事,朱高煦怎么说就怎么打,但他们必须要全面综合考虑,要为朱高煦,为大汉而考虑,并不是单纯的考虑战场的战事。
立场不同,职责不同,角度不同,沟通也只会激发矛盾。
靳荣见周岐凤不出声,随即看向朱高煦,同样等待着朱高煦的决定。
朱高煦看着众人,心中很是欣慰与高兴。
在差距相差这么大的情况下,这些依旧选择出兵大明,可见他这里,起码目前出现那些道貌岸然的士大夫伪君子。
张辅与靳荣请战,朱高煦并没有惊讶,李定荣等文臣也支持他出兵,他还是有些意外的。
可能是他对文臣的固有印象有些深刻了,才会导致有那些想法。
而最让他欣慰的,就是周岐凤说的,既保住了面子,也在想办法为大汉,为他保留里子。
这些,他相信李定荣肯定是能够想到的,李定荣没有说,他能猜得到,李定荣恐怕比他自己都还要气愤。
李定荣与其他人不同,作为他幕僚出身,李定荣更加在乎的是他。
看着一众人,朱高煦心头也是一片火热,这个时期出兵大明啊,这可真是一个疯狂的想法。
不自量力?还是扶摇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