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微微颔首,表示赞同,口中吐出一个字:“好!”然而,就在众人以为此事就此揭过之时,朱元璋忽然脸色一沉,目光如炬地转向常茂,语气凌厉地质问道:“你回来已有多久了?”
常茂被这突如其来的发问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心中暗自揣测着皇帝的意图,但嘴上还是不敢怠慢,赶忙躬身答道:“启禀陛下,臣乃是前日归来的。”
朱元璋凝视着常茂,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既然已经回来两日了,那你可知道咱为何要召你回京?”
常茂闻言,心头一紧,额头上不禁冒出一层细汗。他实在想不通皇上为何如此发问,只得诚惶诚恐地回应道:“微臣愚钝,实不知陛下深意。”
朱元璋冷哼一声,脸上闪过一丝寒意,冷冰冰地说道:“哼!你可知晓,就凭你往昔所犯下的那些糊涂事,咱当时真恨不得将你立刻处死。但每当咱想要对你严惩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已故的伯仁,以及咱那苦命的大儿媳,念及此,咱终究还是无法痛下杀手啊!”
说到此处,朱元璋的眼中流露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既有对故人的思念与惋惜,又有对常茂不争气的恼怒和无奈。
接着,朱元璋仿佛陷入了回忆之中,他神情凝重地继续说道:“遥想当年,伯仁每逢战事,必定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为咱打下了这片大明的锦绣河山。眼看着即将到了可以安享荣华富贵之际,他却英年早逝,先行离去。
咱每每想到此处,心中便是一阵悲痛。再看看你们兄弟三人,那时最年长的你不过才年仅十五岁而已啊!尽管朝中众人对此颇有微词,然咱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册封你为国公,只为不负伯仁昔日之功。”
说罢,朱元璋长叹一口气,脸上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情。
朱元璋面色阴沉地继续说道:“咱不仅将冯胜家那如花似玉的闺女许配给了你,本指望你能好好待她,夫妻和睦。
可谁曾想啊,成婚当日,你这混账东西竟然因贪杯喝醉而对人家闺女大打出手!
念及初犯,咱那次心慈手软饶过了你,并未对你加以惩处。到了洪武二十年,咱特意安排你跟随你的老丈人出征去讨伐纳哈出,原以为你会有所长进、收敛性子。
怎料你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仗着自个儿老丈人是主将,竟在军营之中肆意妄为,全然不守军纪!”
说到此处,朱元璋气得胡须微颤,顿了一顿后又道:“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后来呈上的战报中却提及你作战时身先士卒,勇猛异常,倒也有几分当年伯仁的风采,咱那时心中着实为你感到些许欣慰与欢喜。
但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你这竖子竟敢冲动行事,贸然将纳哈出给斩了!如此一来,直接致使其整个部落陷入混乱溃散之境。
你那老丈人见此情形,自是怒不可遏,忍无可忍之下便向咱上书狠狠数落了你一番。可更让人恼火的是,你这不知好歹的东西非但不思悔改,反倒跟你自家老丈人争吵起来!简直无法无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