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在心里算起账来,一斤巴浪鱼两分钱,晒干要十斤鲜货出2~3斤干货。
又想着要宰杀,蒸煮,晾晒,人工,粗盐……,做起来挺费事的,不像自己家吃,晾晒点就行。
人工这边给到一块多就行,宰杀鱼的人倒是够用自家老娘、嫂子和翠花、老丈母娘,还有大姐也能干完这个汛期再回去。
这样算下来一斤鱼干只要卖到3毛,他还能赚到一半多。
后面小管汛期还能有一个多月,一天捕到1000斤,晾鱼干按最少的算出200斤,一斤三毛钱一天也能多赚二三十,一个月下来也能多赚四五百块钱。
赵东想着自己眼睛都一亮,有搞头。
现在运输还不方便,他们海边渔村新鲜的渔获也不好运输到内陆城市,鱼干这样的干货耐存储好运输,最主要的还好吃,以后看看可以做起来。
“东子,想什么呢?”
“哦,在想鱼干卖多少钱合适,大姐夫运输你们能管吗?
胡自强特别痛快的说道:“管不了!”
看大姐夫的表情,他以为厂里能负责运输呢,这样他们要省事好多,“咱们运输要麻烦,这样吧,巴浪鱼干就三毛五给你厂子出货。”
“东子你要贵了吧!海鲜批发市场也没到这个价格。”
“你去问过啊,那批发市场多少钱?”
胡自强还真没去了解过,就是职业病的条件反应,客户报价了,要压压价。
赵东也想和机械厂搞好关系留住这个长期客户,不能要价太高搞得最后谈不成,大姐夫也不想压的太狠,毕竟这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买谁的不是买。
最后两人一致决定去水产市场逛一逛,看看都什么价格。
两人谈价格赵父就听着,也没插话,现在看都谈的差不多要出门,叮嘱的说道:“吃完饭在去吧,夜里睡下到现在还没吃上一口饭。”
“不了我们在外面吃一口。”
孩子在知道两个人要去镇上,跑过来央求,带点好吃的回来,赵东都答应了,赵东 长的高大,就他骑着自行车,大姐夫跨坐在后面。
他们到了市场附近就看到有沿街叫卖的小贩,赵东推着自行车,看着市场简陋的拱形半圆大棚子,现在差不多下午一点多,这边还是很热闹的。
市场外面停了好多装货和没装货的板车,还有几辆拖拉机,像他们骑自行车过来的也不少,他们找好地方锁上车子。
顺着一条南北贯穿的路走到尽头,是进来和出去的大门,还有一些不舍得出摊位费的人在门口摆摊,进到大厅里出了摊位费就有固定摊位的更是一排排的,一眼望不到头。
里面的人挺多,赵东观察一圈,感觉应该是各个单位采购和倒爷还有镇上附近的居民小贩。
东子和大姐夫转一圈发现好多摊位在卖深海鱼,像金枪鱼,虎头鱼,箭鱼,旗鱼,大带鱼,龙利鱼,石斑鱼,鲳鱼……,真是应有尽有,好多是在他们码头几年都见不到一次的。
赵东看他大姐夫也好奇的左顾右看,问什么也都摇头,“大姐夫你干采购的怎么也都不知道?”
没想到他理直气壮的说:“我都是去农贸市场,采购瓜果蔬菜的,其实一般也不用出去,都是固定合作的商户来送货。”
赵东觉得他白活一世了,眼界太窄了,还是只看能看到自己面前的一亩三分地。
逛的时候两人正事也没忘,碰到有卖干货的摊位就换着去问价,经过多次对比,去掉最低的,因为质量不好,去掉最高的,俩人都觉得要价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