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想用围困的办法消耗我们,然后再逐个击破。
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大家都说说自己的想法。”
一营长柳根皱着眉头,率先发言:“队长,我们要不趁着他们工事还没完成,主动出击,打乱他们的部署?”
二营长唐三却摇了摇头,说道:“不妥,日军既然敢这么做,肯定有防备。
我们贸然出击,搞不好会中他们的埋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讨论着应对策略。赵伟学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发言,脑海中也在飞速思索着。
他知道,这次日军的战术调整,给他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必须想出一个周全的办法,才能化解危机。
在应对之策尚未想出之前,赵伟学决定先给日军制造一些麻烦,打乱他们的围困计划。
于是,他安排警卫连、狙击连和侦察连在夜间展开了几次破坏活动。
夜幕降临,四周一片漆黑,正是行动的好时机。
警卫连战士们身手敏捷,如鬼魅般悄悄摸向日军刚挖好的壕沟和修筑的碉堡。
他们熟练地放置炸药,随着几声沉闷的“轰!
轰!”
巨响,火光冲天而起,日军辛苦修建的壕沟被炸得土石飞溅,碉堡也瞬间坍塌。
狙击连则在暗处负责警戒,一旦有日军巡逻队靠近,便精准地开枪射击,为破坏行动保驾护航。
侦察连则提前摸清日军的巡逻路线和防御漏洞,为行动提供详细情报。
然而,日军并没有因此放弃。
没过几天,他们就重新组织人手,又把壕沟和碉堡修好了。
不仅如此,为了防止类似的破坏再次发生,他们在壕沟前方拉上了密密麻麻的铁丝网,还在碉堡上安装了探照灯。
强烈的灯光在夜空中来回扫射,将周围照得如同白昼,让我方战士想要接近变得难上加难。
松岛大郎一心想要彻底封死老鹰岩基地,为此,他派出两支队伍,分别从左右两面绕到后山,企图找到后山的入口,对基地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右边那支队伍在山林中艰难行进,他们对地形不熟悉,在茂密的丛林中摸索了一天,却始终没有找到后山的方位。
更糟糕的是,他们误入了一个峡谷。
峡谷内道路错综复杂,宛如迷宫一般。
队伍在里面转来转去,迷失了方向。
士兵们又累又饿,士气低落。
直到五天后,他们才好不容易走出峡谷,可这一路上,因为迷路、缺乏食物和水源,再加上遭遇一些危险的地形和毒虫伤害,已经付出了六七十人的惨痛代价。
左边那支队伍的情况更不乐观。
他们同样在山林中艰难跋涉,花费了两天时间才到达一处沟壑纵横的地方。
这期间,他们遭遇了疾病的侵袭,不少士兵身体虚弱,无法继续行军。
而且沟壑中毒虫众多,许多士兵被毒虫叮咬后,伤口感染,痛苦不堪。
最终这支队伍迷失了方向,一个人也没有走出山谷。
松岛联队长见从后山包抄老鹰岩基地困难重重且损失惨重,无奈之下,只好放弃了往后山派驻兵力的计划,转而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围剿西山游击大队和忠义救国军上。
然而,不久后,西山游击大队驻扎在苗家寨的信息被可恶的汉奸告发。
得知消息后,松岛大郎立即调集大量日伪军,对苗家寨形成了重重包围之势。
西山游击大队在察觉到危险来临后,迅速组织突围。
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拼杀,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了激烈战斗。
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对地形的熟悉,艰难地撕开了一道口子,成功突出重围,向着原始森林方向撤去。
这场惨烈的战斗让西山游击大队损失惨重,原本200多人的部队,最后只剩下六七十人。
当队伍撤入原始森林后,大家的脸上都写满了疲惫与伤痛,士气也有些低落。
这时,王丽站了出来,她目光坚定地大声说道:“同志们,困难是暂时的!
我们虽然在这次战斗中遭受了挫折,但我们的斗志不能被磨灭。
我们都是为了保卫祖国、抗击日寇而战,每一个牺牲的同志都不会白白付出。
现在,我们要振作起来,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一定能在这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去,继续与敌人战斗!”
王丽的话如同洪钟般在林间回荡,深深地鼓舞着每一个战士的心。大家纷纷抬起头,眼中重新燃起了希望的火焰。
“对,我们不能气馁!”
一个年轻的战士握紧拳头说道。
“只要我们还在,就一定能继续打击小鬼子!”
另一个战士也附和道。
众人的士气逐渐高涨起来,他们开始在原始森林中寻找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准备在这里休养生息,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再次向敌人发起反击。
而此时,松岛大郎在得知西山游击大队逃入原始森林后,并没有放弃追击的念头。
他认为,只要将西山游击大队彻底消灭,就能大大削弱抗日力量,为之后全力对付老鹰岩基地创造有利条件。
于是,他派出了多支搜索小队,进入原始森林,对西山游击大队展开了搜捕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