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缘掐略深些的青帛边,不必再绣花了。缘边宽些麽?或者窄些?再说罢。
因为衣深青地,帔子淡青地约莫也不错,还蹙银绣好了。又思量着淡青地不会太素些罢。本来深青、暗红最搭。大红就太俗艳了。那就深青地蹙银绣折枝芍药花鸟文衣配暗红十二破留仙裙,暗红帔子。就都好。
藤典制说就让尚功局作。
想起皇后殿下最喜十二破石榴红留仙裙的。待尚功局送来了,夏至着上,请皇后殿下看。
明日要端阳了。
注一、锦绣纹样之风,金银绣、刺绣之风,于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之为常。
1、刺绣:《玉臺新詠笺注卷五 沈約十詠二首領邊繡》領邊繡,卽方領繡也。【漢書】:廣川王去姬,爲去刺方領繡。晉灼曰:今之婦人直領也,繡爲方領,上刺作黼黻文。
纖手製新奇。刺作可憐儀。(劉孝儀《謝晉安王賜銀裝絲帶啓》雕鏤新奇。按:《廣韻》:針。刺也。以針黹物曰刺。)縈絲飛鳳子。結縷(一作伴)坐花兒。……
2、锦袖、蒲桃花草文繡:《玉臺新詠笺注卷八劉緩敬酬劉長史詠名士悅傾城》
……釵長逐鬟髲。袜小稱腰身。(……【隋煬帝詩】錦袖淮南舞。寶袜楚宮腰。……【沈約詩】領上蒲桃繡。腰中合歡綺。……)
3、金缕绣杂色绫:《艺文类聚卷第八十五 布帛部绫》魏略曰。大秦国有金缕绣杂色绫。其国利得中国丝素。解以为胡绫。
注二:帔子于南北朝、唐之时,已常见之。
1、《艺文类聚卷六十九 服饰部上 麈尾》(启)梁湘东王谢东宫赐麈尾锦帔团扇等启曰:杨雄口讷,本贵谈端,田蚡貌寝,终於丽饰,始兴之扇,方斯非拟,邺中之锦,匹此为轻,方愿弘此仁风,既动承华之气,服兹怀袖,复比文若之香。
2、《全唐诗卷二十五 【杂曲歌辞行路难】卢照邻》
君不见长安城北渭桥边,枯木横槎卧古田。
昔日含红复含紫,常时留雾亦留烟。春景春风花似雪,
香车玉舆恒阗咽。若个游人不竞攀,若个倡家不来折。
倡家宝袜蛟龙帔,公子银鞍千万骑…
注三、留仙裙,汉成帝皇后赵飞燕留仙裙。
1、《玉臺新詠笺注卷七皇太子简文》和湘東王名士悅傾城(一作昭明太子。【按】徐刻亦作昭明詩。敍在武帝詩後。今《昭明集》無。【按】梁雜曲歌辞又有劉緩一首。見卷八。齊云。兄弟間可以此等題相倡和乎。)
美人稱絕世。麗色譬花叢。雖居李城北。住在宋家東。教歌公主第。學舞漢成宮。多遊淇水上。好在鳳樓中。履高疑上砌。裾開持(一作特)畏風。【飛燕外傳】帝於太液池。后(后,赵后,指赵飞燕)歌舞歸風送遠之曲。令后所愛侍郎馮無方吹笙以倚后歌。中流歌酣,風大起。后順風揚音。無方長嘯細嫋,與相屬。后撫髀曰。顧我。顧我。后揚袖曰。仙乎。仙乎。去故而就新。寧忘懷乎。帝曰。無方爲我持后。無方捨吹持后裾。久之風霽。他日宮姝幸者。或襞裾爲縐。號留仙裾。……
2、张炎的《绿意咏荷叶》或作《疏影咏荷叶》《宋词三百首》
碧圆自洁,向浅洲远浦,亭亭清绝。犹有遗簪,不展秋心,能卷几多炎热?鸳鸯密语同倾盖,且莫与、浣纱人说。恐怨歌、忽断花风,碎却翠云千叠。回首当年汉舞,怕飞去漫皱,留仙裙褶。恋恋青衫,犹染枯香,还叹鬓丝飘雪。盘心清露如铅水,又一夜、西风吹折。喜净看、匹练飞光,倒泻半湖明月。
作者:江西省九江市区户籍石淇文,亦名石红梅,亦名绿竹,亦名若兰,无党派人士,无宗教教派人士,2020年2月7日,于江西省九江市区自住居屋之小小燕息所
《神都武曌、浓夏锦纨扇之杨玉环贵妃、将开之荼蘼太平公主宫廷日记、金梧桐井》
《第三卷将开之荼蘼之太平公主宫廷日记》 连载中